6月19日,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前夕,“慶祝建黨百年暨留學報國思想與實踐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2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5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留學生與中國共產黨”“留學生與中國的現代化”“留學生與‘一帶一路’建設”“留學生與陜西社會發展”“留學生與華文傳播”等論題展開深入討論,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探討留學生的愛國思想和報國實踐。
南開大學元青教授認為,留學生研究要把握好四個方向,一是要深挖海外留學生生活和學習史料;二是以學科交叉作為突破點,擴大邊界,打破學科界限;三是要善于借鑒新的理念和方法,如全球史、生活史和計量史的理念和方法等;四是要立足國家需求和國家發展戰略,樹立用史學研究報效祖國的志向。南京大學成漢平教授認為,留學生研究還應關注來華留學生研究,要通過來華留學生教育,講好中國故事。北京外國語大學李雪濤教授建議,留學生研究要以全球史的視野,建立起留學研究的學術共同體。
會議東道主、西安思源學院校長周延波指出,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留學生群體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未來中國教育的騰飛和中國夢的實現,依然與留學生群體密不可分。開展留學生與中國社會發展、留學生與華文國際傳播和國際漢語教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議策劃人、留學生與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周棉教授強調,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留學生密切相關。這次會議把慶祝建黨百年與留學生的報國思想和實踐研究聯系在一起,其中蘊含著一種必然的聯系和規律。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