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學人網訊(通訊員 陶園園) 據港媒報道,香港有議員關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是否可引入,并在融合本地課程后,供本地各級學校使用。教育局局長蔡若蓮7月30日于立法會回覆指,該平臺對本港師生免費開放,但因兩地課程不同,香港學校使用上述平臺,需進行調適及作相關技術調整。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資料圖)
蔡若蓮指出,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香港教育局積極推動教育創新,通過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訂定數字教育的方向和重點,持續優化課程、加強教師培訓、完善數字教育基礎建設等。
蔡若蓮表示,大語言模型于教學上的應用正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例如可以輔助教師備課、出題和批改作業,協助學生查索資料、獲得寫作建議等。但要藉以提升教育質素及文化傳承的深度,包括融入正確的歷史、文化價值觀等,有賴教師專業應用。她又提到,香港部分學校正嘗試建立校本大語言模型,并應用于學與教上。但教育局現階段并沒無要求所有學校自行建立與分科教學相關的大語言模型,亦無相關統計數字。
蔡若蓮透露,香港教育局已與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相關部門聯系,了解平臺的運作模式與資源類型,并將積極研究及借鑒相關平臺的經驗,探討可行方案,優化本地的教學資源平臺,更好支援學與教。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