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中國首家網上媒體 1995年 1 月 12 日創辦
社內媒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 > 正文
中國—中亞商事爭議解決機制下的人才與法律教育協調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 來源: 神州學人

  中國與中亞五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需求、堅實的民意基礎,在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五國元首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表示將認真落實此次峰會達成的重要共識和成果,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為契機,加強各自國家發展戰略同共建“一帶一路”對接,推進地區互聯互通,深化貿易投資、農業、能源、科技、安全等領域務實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共同應對挑戰,實現合作共贏,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近些年,從能源開發到基礎設施建設,從農產品貿易到數字經濟創新等各領域,我國與中亞各國合作領域不斷延伸,但隨之而來的是跨境合同糾紛、投資爭端及支付糾紛等各類商事爭議。在中國-中亞商事爭議解決機制這片新興熱土上,一個迫切的課題浮現:如何在多樣化的法律傳統與司法實踐中,構建一個高效、公平、可持續的爭議解決機制,而這一機制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專業人才的儲備以及培養,法律與教育能否協同創新,成為化解區域經貿風險、保障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的密鑰。

  目前,專業化人才的缺口是顯而易見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雖紛紛推出外商投資法、仲裁法等配套制度,但本地法律界對中國商事法律規則、合同慣例及國際仲裁程序的理解尚不深入。反觀中國企業的法務團隊,也常因不熟悉中亞國別法規和本地司法實踐,在爭端出現的最初階段難以及時介入,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是,爭議難以在談判桌前化解,雙方各執一詞,無法有效溝通,同時訴諸仲裁或訴訟程序時耗費高昂成本,拖延工商往來,甚至引發政治和外交層面的敏感摩擦。

  專業人才的缺失,即使是再精妙的機制亦如無舵之舟,而彌補人才缺口的根本在教育,因此法律教育協同完善的機制措施乃破題之刃,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參考圣彼得堡俄中商務園區(簡稱“俄中園區”)的管理方式與策略。

  在俄中園區內,中國文化中心與謝苗諾夫斯卡圖書館等文化機構合作,推動兩國文化交流;俄中園區提供專業留學服務,與多所俄羅斯著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為中國留學人員提供赴俄學習的機會;俄中園區還定期組織文化夏令營和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等。這種在俄中園區聯合頂尖學府培養中俄雙語人才的模式值得借鑒,可以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法學院為牽頭,與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烏茲別克斯坦世界經濟與外交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中國—中亞商事法學院”,學院開設“三位一體”課程,打造“中國法+中亞國別法+國際商法”三維課程體系,深入解讀中國《合同法》《仲裁法》及國際商法規則,并嵌入中亞各國民商法典、投資法規及本地案例分析;邀請中亞當地資深法官、仲裁員、律師擔任客座教授,真實呈現當地司法文化與實務操作流程。學生通過模塊化學習、案例研討和模擬庭審,既掌握中國法律法規的精髓,又能貼合中亞語境,實現知識與實際情況無縫銜接。

  在理論課堂之外,法律診所是培養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借鑒俄中園區“一站式法務”模式,中國高校與中亞當地律所、仲裁機構共建“商事爭議解決法律診所”。在資深律師和仲裁員導師共同指導下,學生團隊為兩地中小企業提供合同審核、爭端預防、調解仲裁建議等服務。當阿拉木圖投資者因供貨方延遲履約求助時,診所團隊撰寫的調解方案和強制執行策略,為企業止損增效,也為學生提供了最真實的實戰體驗。

  除了長期聯合辦學,還可以組織高端研修與人才交流。一方面,定期派遣中亞政府官員、法律界精英來華參加為期數周的“商事爭議解決研修班”,深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仲裁委員會、律師事務所、商事法院,觀摩真實案件審理和調解會議。另一方面,選派中國仲裁員、法學院教師前往塔什干、比什凱克、阿什哈巴德等中亞地區,開展研討會和案例沙龍,助力當地爭議解決機制的完善與本土化改革。

  人才培養需沃土,人才流動需航道,人才匹配和流動都需要高效平臺支撐。還可以設立“中國—中亞爭端預防與解決云平臺”,建立經認證的雙語(中文-當地語)法律專家人才庫,涵蓋仲裁員、調解員、律師及學者。在企業發生爭議時,通過平臺迅速搜索符合條件的專家及團隊,并開展線上調解、遠程仲裁或面對面會議;平臺同時提供最新立法動態、典型案例和專家評論,助力各方在紛繁復雜的法律背景中,迅速找到解決路徑。

  另一阻礙人才流動的因素是法律職業資格在不同法域間缺乏承認,別國不承認中國的律師資格證書。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借鑒中國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框架下的服務貿易開放經驗,與中亞各國簽署律師資格互認或實習執業協議。通過簡化備案程序,中國律師可在新疆自貿試驗區駐外辦事處參與中亞仲裁,反之,中亞律師也可在阿拉木圖或塔什干設立聯絡處,為中國企業提供本地法律服務。資格互認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也為區域內爭議解決增添了可信度和權威性,讓兩國律師基于共同認可的規則展開對話。

  圣彼得堡園區通過改善自身機制,推進“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和“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等來代替SWIFT系統,確保了在面對國際危機時,企業金融交易依舊穩定運行;大力推廣優惠政策,為企業稅收減免、融資支持、簡化行政流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最終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園區;主動與知名智庫交流,拓寬商業機遇,加強經濟合作。由此可見,教育與平臺建設離不開政策支持。中國和中亞各國政府可設立專項基金,支持聯合教學、法律診所運作及云平臺維護;提供稅收優惠、科研補貼和人才補貼;在人才流動方面,簡化簽證及工作許可程序,為參與項目的教師、學生和專家提供綠色通道;金融方面,可借助CIPS/SPFS等跨境結算系統,為相關培訓、項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支付服務。

  在多元法律文化交匯的“新絲路”上,商事爭議解決機制的完善,既是對區域經貿合作的制度性保障,也是推動法律人才與教育協同發展的重要契機。俄中園區以金融與法律雙翼助中俄企業持續蓬勃發展,中國教育科技在中美博弈中以開放創新、重塑自身筋骨。當共建“一帶一路”邁入精耕細作的下半場,中國-中亞商事爭議解決機制的建設,亟需將人才與法律教育的協同發展置于核心。只有在校院產學研深度融合、資格互認與政策護航并舉的格局中,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才攜手建設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展望未來,當中亞的投資者與中國企業在公平、高效的爭端解決機制中攜手并進,當烏魯木齊與塔什干的律師通過云端平臺無縫協作,當中國與中亞的法律學子在聯合模擬法庭上切磋砥礪,一種基于深度理解與共同規則的新秩序也將悄然萌發。那時,“一帶一路”不僅將是貿易暢通的通道,也將成為法治與教育合作的典范,書寫區域共同發展的嶄新篇章。(本文系上海歐美同學會資助成果,作者王苑系上海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生導師、“一帶一路”經貿與涉外法治研究課題組成員;許浩然系上海育施機電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丹煊系上海政法學院國際商務碩士)

責任編輯:賈文穎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国产欧美视频高清va在线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小泽玛利亚国产在线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一级淫片免费看| 夜天干天干啦天干天天爽|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8天堂资源在线|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香港三级绝色杨贵妃电影|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美女扒开内裤无遮挡网站|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免费|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四虎e234hcom|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五月婷婷六月合|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中国老太大bbw|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6080yy三级手机理论在线|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免费看美女隐私直播| 欧美成人aaa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