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法西斯侵略擴張最早的受害者,同時成為最早抵抗侵略的反抗者,并且通過堅定的抵抗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回望歷史,我們應對當年的野蠻侵略者給予最大限度的揭露和鞭撻,對因法西斯侵略而受害的死難者給予最深切的悼念和追思,對為捍衛和平公道正義而抵抗且犧牲的捐軀者給予最隆重的紀念和緬懷,以此紀念這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大決戰及其昭示的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式席卷全球,幾乎沒有國家可以在這場戰爭中獨善其身。同時,現代戰爭又是全面性的總體戰,不僅關涉軍事,而且關系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心理等各個方面。所以,觀察這場戰爭需要有全球性視野和全局性眼光,觀察戰爭在方方面面的表現和影響,體認戰爭的全球影響和意義。
我們認識中國抗戰及其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尤其須關注的是,中國打響了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槍,也就是打響了抵抗法西斯侵略擴張的第一槍,從而意味著最早開始阻止法西斯侵略擴張的步伐,意味著對法西斯侵略擴張及其危害發出最初的警示。同時,中國堅持抵抗的時間最長,始終堅定地站在抵抗法西斯侵略擴張的第一線,也就是守衛著人類基本的人性人權和世界的正義公道。中國是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醞釀、形成、發展、鞏固的中堅力量,不僅對戰爭勝利起到了東方主戰場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戰后國際格局的塑造以及以聯合國為中心構建的國際秩序體系的運行,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抗戰對殖民地國家民族獨立運動的有力支持,對戰后世界殖民地國家的獨立浪潮,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此出發,我們更應理解,如何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如何在歷史緊要關頭作出正確的抉擇,不僅在過去,也在后來與當下,考驗著世界各國。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廣大學子和學人奉獻了青春智慧,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以知識、苦干、精神、勇氣和高尚純潔的理想情懷,義無反顧地投身正義的事業。中國抗戰期間,無數學子和學人投身抗戰,前方學人血灑疆場,后方師生弦歌不輟,海外赤子破浪歸國,共同守護祖國神圣的土地和悠久的文明。《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萬眾一心,“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偉大精神氣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也有無數學子和學人,為抵抗野蠻與邪惡、守護人類文明而戰。《列寧格勒交響曲》的激越旋律,諾曼底登陸的犧牲身影,同樣昭示著法西斯必敗的真理與氣概。
今天,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不是為紀念而紀念,而是為了彰顯正義公道,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出發,堅持與維護世界和平,實現良善全球治理,使人類長久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前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