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中國首家網上媒體 1995年 1 月 12 日創辦
社內媒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 > 正文
行走的課堂:浙江科技大學來華生從“千萬工程”看中國式現代化
發布時間: 來源: 神州學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浙江科技大學《感知中國》社會實踐課程對標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五大特征與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的成果,聚焦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數字經濟、科技創新、生態文明、傳統文化等主題,帶領國際學生走進農村、企業、政府部門等,幫助國際學生了解浙江省在扎實推進“兩個先行”建設中的成果,感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來華留學生兼具中國故事受眾者和傳播者的雙重角色,浙江科技大學面向來華留學生“感知中國”課程,課程依托浙江省國際學生國情教育名師工作室平臺,通過創設講好中國故事的多維體驗與實踐場域,讓學生“看得見”發展成就,“摸得著”傳統文化,“講得好”中國故事,通過“浙江之窗”深刻領悟“中國之治”。

  在“感知中國”課程中,鄉村振興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點題、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目標是“用5年時間,對全省10000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行政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多年來,“千萬工程”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成效斐然,影響深遠。課程特別選取“千萬工程”這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鄉村振興實踐作為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微觀樣本,創新性采用沉浸式體驗、對比式分析、參與式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留學生生深入理解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和顯著成效,打造面向來華留學生的“省域現代化案例教學”品牌,為新時代來華留學生國情教育實踐提供范式參考。

教學內容本土化,實現從“小切口”到“大變革”的教學升華

  課程依托“千萬工程”這一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的標桿案例,選取浙江省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典型樣本:以安吉余村為代表的生態轉型樣本,生動詮釋“兩山”理念的實踐路徑;以杭州長埭村為典型的數字鄉村樣本,展現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探索;以紹興坡塘村為范例的文化賦能樣本,演繹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當代實踐;以杭州雙江村為示范的民族團結樣本,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中的民族共富圖景。通過組織來華留學生深入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振興示范點開展沉浸式社會實踐,引導他們從一個個鮮活的鄉村變革故事中,由點及面地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邏輯。


來華留學生赴安吉余村參加美麗鄉村建設與綠色低碳發展調研


來華留學生在杭州雙江村體驗畬族特色竹竿舞

教學模式立體化,實現從“走馬觀花”到“深度參與”的質變突破

  針對來華留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單一,參與社會實踐積極性差的問題,改革實踐教學模式,通過系統化的參與式教學設計,全面提升留學生課程參與度,精心設計了“五個一”實踐模塊,即開展一次深度田野調查(走訪村干部以及10戶村民家庭)、組織一場鄉村發展模擬議事會(模擬村民代表大會)、實施一項鄉村振興助農實踐(包括農產品直播帶貨與鄉村旅游路線設計)、完成一組時空對比影像記錄(通過新老照片或視頻見證鄉村變遷)、撰寫一份調研報告(形成實踐總結成果)。通過參與式教學,讓留學生近距離感知浙江鄉村振興的成效,親身體驗中國基層治理的智慧、深入理解中國鄉村發展的密碼。


來華留學生與紹興坡塘村書記交流座談

教學評價多元化,實現從“單一評價”到“多維評價”的范式轉型

  課程突破傳統單一的知識考核模式,創新性建立了“課堂表現+成長足跡+傳播賦分”的三維評價機制。課堂表現評估包括實踐參與度、討論貢獻度、小組協作表現等,成長足跡檔案記錄來華留學生個人認知發展軌跡、跨文化對話能力提升、實踐創新亮點等關鍵節點成長軌跡。該評價機制突出國際傳播導向,將社交媒體打卡(如發布鄉村振興主題推文、Vlog等)納入課程考核指標,官方媒體刊發實踐成果、國際論壇分享中國經驗、學術會議展示研究成果、學科競賽成果轉化均額外賦分。

  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3個方面的創新,“感知中國”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構建了彰顯省域特色的國情教育實踐教學資源體系。依托浙江省作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優勢和特色,深度整合地方特色資源,打造具有示范意義的留學生國情教育實踐平臺。在“兩山”理念發源地安吉余村、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長埭村等地建立了30個高質量的實踐基地。構建了一支由高校教師、專家學者和實踐基地人員組成的教學團隊,形成“資源共建、課程共研、成果共享”的校地合作機制。

  二是構建了一套多元、立體的國情教育實踐教學模式。采用主題研討式、活動參與式、社會體驗式、多樣競賽式等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留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課程學生獲各類講好中國故事短視頻、征文、攝影等大賽國家級獎項56項,省級獎項77項,2支實踐團隊獲得全國、浙江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俄羅斯籍烏拉受聘擔任安吉鄉村“國際觀察員”,向世界介紹安吉的好山好水好茶。津巴布韋籍米萊走進津巴布韋國家電視臺《Good Morning Zimbabwe》節目,向非洲觀眾講述中國鄉村振興故事。也門籍薩米在新宇村通過直播帶貨宣傳推廣優質特色農產品。捷克籍紫霞實踐作品《從坡塘村看中國鄉村振興實踐》獲全國留學生“感知中國”征文大賽三等獎。


津巴布韋籍留學生米萊在津巴布韋國家電視臺《Good Morning Zimbabwe》節目向非洲觀眾講述中國鄉村振興故事


捷克籍留學生紫霞(右二)作品《從坡塘村看中國鄉村振興實踐》獲全國留學生“感知中國”征文大賽三等獎,本文作者魏建華(左一)、孫嵐(右一)獲優秀導師獎,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三是創設了以國際傳播為主要評價指標的實踐教學評價新范式。將學習成果的國際傳播轉化設置為課程主要評價指標之一,推動留學生在海內外各類媒體平臺講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留學生在全球性社交媒體平臺發表原創中國故事內容1000余篇,在尼日利亞《領導者報》、剛果金《精英論壇報》等海外主流媒體發表《感知中國現代化農村》《走進安吉:發現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等實踐成果作品40余篇。


烏干達籍留學生魯沙比在烏干達主流媒體《每日箴言報》發表作品《魯沙比驚嘆中國安吉縣的發展》

  總體而言,通過“感知中國”課程,來華留學生開展沉浸式實踐,增進“中國故事”情感認同。大家在深入走訪“千萬工程”示范村的過程中,跟村干部和村民深度訪談,讓留學生親身感受“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全面感知中國鄉村振興的模式及成效;學校構建起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中國故事”講述能力。學校開始跳出國情教育實踐看國情教育實踐,以國情教育實踐課程為載體,構建了一套融合學科競賽、志愿服務、國際傳播于一體的感知中國社會實踐體系,留學生對中國的認知和跨文化對話能力顯著提升;逐步搭建起媒體合作平臺,擴大“中國故事”傳播廣度。通過評價機制改革,激勵學生在Facebook、Twitter等全球性社交媒體創作實踐作品,同時聯合《中國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浙江國際傳播中心、杭州國際傳播中心、《贊比亞時報》、尼日利亞《領導者報》、印度尼西亞《泗水雷達報》等海內外官方媒體刊發學生原創中國故事作品,形成民間主體創作、官方媒體宣發的“中國故事”傳播矩陣。(作者孫嵐系浙江科技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浙江省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魏建華系浙江科技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副研究員。本文系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2023年度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課題“構建以產出為導向的國際學生國情教育社會實踐體系”[23YH53D],浙江科技大學2023年度國際教育研究專項課題“構建以產出為導向的國際學生中國國情教育社會實踐體系”[2023IERC012],浙江科技大學2022年度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中國國情教育課程對留學生中國認知度的提升作用研究——以浙江科技大學為例”[2022-jg69]成果。

責任編輯:賈文穎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按摩|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美女被到爽羞羞漫画| 欧美大片一区二区|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911香蕉视频|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 好大好猛好深好爽视频|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四虎地址8848aa | 日本护士xxxx黑人巨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ipx-412天海翼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人人公开免费超级碰碰碰视频| www.中文字幕.com|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avtt2015天堂网|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日韩高清欧美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色猫咪av在线网址| 成年人在线免费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