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學人網訊 8月28日下午,在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國家數據局發布了首批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先行先試工作名單。經教育部推薦、國家數據局評審,中國人民大學申報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獻高質量數據集”成功入選。
該數據集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兩大核心資源——“復印報刊資料系列數據庫”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數字創新平臺”(以下簡稱“學術世界”)為依托開展建設。
“復印報刊資料”是一種精選的二次文獻,共148種,年總發行量400萬冊,系我國最大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集群。復印報刊資料系列數據庫精選了3%的優質論文,現已成為全國700多家高校、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圖書館的重要資源,覆蓋超過2000萬名師生、學者,還曾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學術資源信息平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學術創新為目標、以學術資源為基礎的開放性、數智化的學術服務平臺——“學術世界”正式上線,其業務邏輯是數據驅動的全鏈條學術服務,核心支撐是高質量的學術文獻數據集。
“學術世界”一期推出了國內首個哲學社會科學主文獻平臺(https://zszwx.cn)、首個哲學社會科學預印本平臺(https://zsyyb.cn)。“哲社主文獻”是一個高效研讀學術精品的指南,通過精選和精加工5‰的最優質論文,支持深度學習和智能挖掘,有效緩解了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造成的“知識饑餓”和“閱讀焦慮”問題。“哲社預印本”是一個快速發布研究成果的園地,為學者提供成果審核、預印發布、開放評閱、薦稿選稿、在線發表、復印轉載、全媒體傳播、成果轉化等全過程服務,有效破解了期刊出版周期長、青年學者發表文章難的問題。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獻高質量數據集”有3大特色與創新:一是不同于國內其他主流學術數據庫追求的“大而全”,本數據集特別強調“精而專”;二是不同于國內其他主流的學術數據庫,只是對已發表的論文進行資源匯集,本數據集建設的是覆蓋“閱讀—選題—寫作—投稿—發表—評價”全鏈條的學術創新服務體系,將打破傳統“封閉式、小散弱”的學術生產模式,形成“開放式、集約化、數據驅動、智能協同”的學術新生態,催生新的學術數據產業;三是本數據集所收錄的都是研究中國問題、貢獻中國智慧、體現中國立場,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學術文獻,是有效支撐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數據基石。
接下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獻高質量數據集”將根據國家數據局、教育部的要求,加強以數據為中心的學術文獻資產管理能力建設,圍繞數據“采集—存儲—治理—共享”,建立標準化管理流程與集成管理平臺;加強以知識為中心的學術文獻深度加工與挖掘能力建設,通過知識標引、關聯分析與語義挖掘,將原始文獻轉化為結構化知識資源;加強以智慧為中心的科研賦能與協同創新服務能力建設。以AI技術為驅動,構建全鏈條智能化學術創新服務體系。
未來,中國人民大學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學術共同體為中心,進一步加強建設復印報刊資料系列數據庫和“學術世界”,將“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獻高質量數據集”建成中國自主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設施,有力支撐哲學社會科學垂直大模型開發,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供稿/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