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人來說,1985年9月10日,北京師范大學學生高舉“教師萬歲”標語的瞬間,被深深刻在記憶里。
“突然看到這4個大字,又驚喜,又振奮!”時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的王梓坤曾多次說起當年那一幕——這一天,新中國迎來第一個教師節。北師大全體師生隆重集會,熱烈慶祝。他早早來到學校東操場,開始主持儀式。一抬眼,他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會場上有4名學生,每人手里舉起一個大大的方塊字,組合起來就是:“教師萬歲”。
1981年8月30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登讀者來信——《建議建立教師節》。資料圖片
四名學生,均系北師大教育系師范生。“這4個大字,一方面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另一方面更是呼吁全社會尊師重教。”王梓坤說。
教師節的設立,是教師地位的一次重大提升。而從最初建言到夢想成真,教師節的“誕生”,凝聚了社會各界多年呼吁與努力。
最早呼吁設立“教師節”的聲音,來自光明日報。時間拉回1981年8月30日。那天,《光明日報》頭版刊登《建議建立教師節》的“讀者來信”,讀者章連峰建議:“定每年九月一日為教師節。”
1981年11月,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葉圣陶、雷潔瓊等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
1984年,時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的王梓坤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的書信。北京師范大學供圖
1982年6月,北京懷柔發生三名女教師遭辱罵毆打的事件,光明日報社成立報道組七赴懷柔,連續一個多月展開報道,激起了強烈社會反響。7月20日,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師田家驊致信光明日報,再次提議設立教師節,時間是暑假后開學的第十天,即9月10日。
1984年,王梓坤通過媒體發出呼吁: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隨后,鐘敬文、啟功、陶大鏞等北師大老教授紛紛倡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1985年,六屆人大第九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設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這,比1994年國際教師節的設立提前了9年。
教師,終于有了自己的節日!這是時代精神的回響,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教育者奉獻精神的最高禮贊,它凝聚著蕓蕓學子最樸實、最真摯的敬意,亦成為無數教師授躬耕教壇的動力……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