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蘇里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創立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名為密蘇里中國學生學者友誼會(Friendship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 Scholars,FACSS),后更名為密蘇里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以下簡稱“學聯”)。成立至今,學聯一直秉承著“服務海外學子,弘揚中華文化”的理念,堅持不懈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19-2020學年,密蘇里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全體成員合影
開展豐富校園活動
學聯作為密蘇里大學唯一官方承認的中國學生組織,在活動開展以及文化宣傳上實現了花樣年年有,每年不重樣。每年夏季的國內新生和校友見面會,對于即將前往密蘇里大學就讀的所有中國學生學者來說,都是拉開新的學習生活帷幕的重要活動,見面會也成為了校友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和契機。今年的見面會由三個校區(主校區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分校區密蘇里大學圣路易斯校區和羅拉校區)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共同舉辦。
學聯成員為剛踏入校園的學子介紹校園
之后的秋季和春季活動中,為了讓剛剛到達美國的學生學者能更快地適應新生活,我們利用課余時間舉辦了中國學子歡迎會,不僅為大家接風洗塵,幫助他們盡快了解當地生活,同時也傳遞了“平安留學,快樂留學”的理念和實現的具體措施,詳細介紹校園內外安全須知、個人安全須知以及基本的法律法規常識,為學子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信息服務保障。
隨后,我們還會舉辦很多文化活動,例如國際學生文化交流展、華人春晚、中秋節線上活動、華人歌唱比賽和中國畢業生晚宴。我們鼓勵所有中國學生以及當地的學生和居民都能參與到這些活動中來,讓他們能更直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一年一度的密蘇里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展中國書法展位
新媒體的先驅者
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學聯抓住機遇,在微信公眾號興起初期,就創建了自己的公眾號,加上之前的微博和instgram,三個平臺面向不同群體,之后又強勢入駐抖音平臺,為學聯的新媒體宣傳平臺錦上添花。
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學院揭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來自密蘇里大學生物系的榮譽教授喬治·史密斯斬獲諾貝爾化學獎,轟動整個校園,學聯在第一時間采訪到史密斯教授,之后關于諾獎得主報道的公眾號推文閱讀量過萬,創下了自學聯創建自媒體后的新高。
公眾號推文發出當天過萬的閱讀量
新媒體的運營也貫徹著學聯最初的期望: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含義深刻,如何表達得準確透徹,光用圖片和文字不足以充分展示,抖音賬號的開設開拓了我們對中華文化宣傳的另一種途徑。我們以小短片的形式記錄學聯內部和當地華人的生活。
凝聚力
學聯不單在校園活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在社區服務和提高社團凝聚力方面也很有作為。密蘇里大學提供了非常好的資源供學生社團開展團隊建設活動。每年10月,學聯新成員和老成員聚在一起開展團建活動,增進了大家的相互了解,建立了彼此間的信任。
學聯成員正在進行高攀繩索拓展訓練
食物救濟站志愿者活動
除此之外,社區服務也能大大提高社團的協作性,通過社區志愿者服務,學聯全體成員相互配合,有條不紊地完成安排的每一項志愿者任務。我們通過汗水來建立彼此間的信任,這就是學聯團隊的核心所在。
在新的一年,密蘇里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依然保持著那份初心,繼續“服務海外學子,弘揚中華文化”。我們將履行好我們的職責,團結華人力量,繼續開拓新的篇章,為海外學子提供更有保障、更貼心的服務,凝聚海外學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供稿/密蘇里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