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孔子學院和文明互鑒”研討會會議交流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舉辦,來自中國與中亞五國約200名專家學者參會。此次會議特設“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辦學質量”和“加強協同開展‘中文+’項目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三場交流,代表們深入交流分享中亞地區孔子學院相關辦學經驗,討論推動中亞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氣氛熱烈。
第一場會議交流圍繞“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由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烏方院長Saodat Nasirova主持。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受邀作專題發言。他表示,中國與中亞歷史與人文交流的深厚積淀、新時代攜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實踐,為孔子學院與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語合中心積極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與教學資源建設,推廣優化系列中文水平考試、推動中文教育本土內生化發展。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協議機制保障、開展“中文+職業技能”項目,發揮“漢語橋”“新漢學計劃”“國際中文日”等品牌項目作用,為中亞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提供資源與服務,積極支持中亞地區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第二場會議交流圍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辦學質量”議題,由中國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陳彤主持。哈薩克斯坦阿布萊國際關系與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熱爾德羅娃·讓納爾提出,可以定期組織教學技能大賽,以賽促教,并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辦本土教師培訓班;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安德源提出,應注意新老教師傳幫帶的傳承與提升、并采取教研結合方式提升本土人才素養;吉爾吉斯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Zhyldyz Usenbaeva提議邀請專家開辦本土教師高級培訓課程、舉辦教學技能研討會等,加強教師交流;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學孔子學院外方副院長Asozoda Khusayni建議探索建立本土中文教師發展聯盟,增強教師隊伍凝聚力。此議題交流環節由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陳彤主持。
第三場會議交流圍繞“加強協同開展‘中文+’項目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議題,由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副校長Nasriddinov Zamoniddin Zayniddinovich主持。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古麗扎特·伊薩馬托娃提出,中文教學應服務中亞地區高科技進程的目標與路線,建議加強與中國頂尖高校合作,聚焦打造學生核心能力;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楊雷結合實際案例建議用好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重視項目宣傳,凸顯正面形象;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Saodat Nasirova提出,應中外結合多渠道實施線下線上結合的“中文+專業”項目,面向未來提升通曉中文且精通專業的青年比例;中國西南大學副校長韓旭東提出,與當地中資企業協同發展,因地制宜開設“中文+”課程,助力中亞中文學科建設等。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靈山在總結發言中表示,面對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中亞國家各孔子學院用親身實踐講好了孔子學院故事。未來基金會將繼續推動孔子學院品牌化、民間化運作,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幫助各國朋友學習中文,逐夢人生。
中外與會代表一致表示,本次研討會圍繞中亞地區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與孔子學院建設交流了經驗啟示、搭建了合作平臺,明確了未來方向,進一步增進了中國與中亞地區的友誼與合作,推動中國與中亞地區繼續共同為推動語言文化雙向交流、世界文明互學互鑒貢獻力量。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