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歡迎來到泰國!”走進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簡稱“朱大孔院”)的會議室,這里的“資深學生”素察·塔達丹隆威博士一邊與《環球時報》記者握手,一邊用中文打招呼。今年71歲的素察博士是泰國前教育部部長,在其任上曾大力推動泰國的中文教學,他本人也在朱大孔院學習中文11年。他在用中文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強調,中泰是鄰居,更是一家人,中國經濟也在飛速發展,這些因素推動著越來越多泰國人學習中文、了解中國。
素察于2012年開始學習中文,當時剛剛卸任泰國教育部長一職的他在北京大學學習。回到泰國后,朱大孔院就成為他學習中文的“根據地”。
在采訪中,素察對《環球時報》記者坦言,學習中文確實很有難度?!昂芏嘧珠L得不一樣,但讀音一樣,很多字在不同地方又有不同讀音?!彼e例稱,泰國的“泰”和秦始皇的“秦”在他看來長得很像,曾經成為他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
素察祖籍潮汕,他也曾回過汕頭。對他而言,學習中文不僅是因為家庭的淵源,也是為了了解中國文化與哲學思想,并將這些智慧用于工作之中。盡管已不在現任政府內閣任職,但素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依然會參與政府的戰略咨詢工作,而《孫子兵法》和《論語》等中國傳統著作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認為,治理國家的時候,可以學習《論語》的思想;而在需要與其他人競爭時,《孫子兵法》更有指導意義。”素察說,他曾多次向泰國政府高層推薦《孫子兵法》和介紹中國歷史的書籍,并且建議政府官員學習中文。
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素察曾表示,“將來,泰國政府官員應該懂兩種外語:英語和漢語,因為世界1/5的人在講漢語。我希望將來跟其他國家聯系時,也可以使用漢語。”
素察對記者回憶說,“3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到北京,當時北京的機場很小。”但當他2018年前往中國旅行時,他發現,“北京的變化太大了?!彼夭鞂Α董h球時報》記者說,現在的中國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北京等大城市高樓林立,杭州西湖、北京長城等知名景區到處都是游客,“想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石碑合張影都不容易”。“越來越多泰國人已經了解到,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正在快速、全面發展?!彼偨Y說。
朱大孔院中方院長韓圣龍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在泰國,中文已經逐漸取代日語,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外語。目前,泰國已有17家孔子學院。最多的時候有超過2000名中文教師和志愿者在泰國教授中文。
事實上,泰國政府也已經認識到推廣中文教育的重要性。據韓圣龍介紹,泰國教育部要求正式注冊的教育機構開設中文課??梢哉f,中文已經進入泰國的國民教育體系。
素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擔任泰國教育部部長時,他曾向中方提出,希望中國教育機構能夠派遣1萬名中文教師到泰國提供中文教學。如今,他依然期盼在泰國有更多的中文教師和學生?!皻w根結底,我們是需要不斷互相了解的鄰居和親人。”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