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數智化背景下國際中文教育新形態發展”研討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研討會是2024世界中文大會平行會議之一,來自中國、美國、斐濟、白俄羅斯、肯尼亞等國的10位代表圍繞“人工智能教學的創新策略探索與未來趨勢”和“數智化時代中文教學的多元化發展與實踐”兩個議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于天琪出席會議并致辭。她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致世界中文大會的賀信中指出,國際中文教育廣受歡迎,彰顯了開放包容的魅力,支持服務國際社會開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國作為母語國的責任。韓正副主席在致辭中也對加快國際中文教育數智化變革,培育線上線下融合新生態提出了明確要求。近年來,語合中心在國際中文教育數智化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諸多階段性成果。面對全球持續攀升的中文學習需求,語合中心愿與世界同行一道,加強對話溝通,深化應用融合,推進資源共享,優化基礎支撐,共同推動構建國際中文教育數智化發展新業態。
在“人工智能教學的創新策略探索與未來趨勢”議題中,科大訊飛副總裁汪張龍、新華三副總裁鄧偉、騰訊教育企業解決方案總監姚世佳、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賦能中心主任郭銳分別從企業和研究機構的角度,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最新應用,分析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對未來人工智能與國際中文教育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在“數智化時代中文教學的多元化發展與實踐”議題中,白俄羅斯明斯克國立語言大學校長娜塔莉亞·拉普捷娃(Natalia Laptseva )、南太平洋大學校長帕爾·阿魯瓦利亞(Pal Ahluwalia)、美國加州首府中學副校長裴安盟(John Pellman)、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副校長弗朗西斯·穆拉(Francis Mulaa)以及華中師范大學一線教師陸野分享了各自所在學校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賦能中文教學多元化創新發展的優秀經驗和示范案例,為各國中文教育機構持續推進中文教學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與會代表表示,當前,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教育、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全面推進國際中文教育的數智化建設,將有利于促進各類優質資源在全球間流動匯聚,讓國際中文教育的數字變革惠及所有學習者、造福全人類,不斷消除國家間的壁壘,彌合不平等的鴻溝,用網絡架起“中文”這座友誼之橋,共同書寫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圖景。
研討會期間,發言專家還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交流互動。經過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面對數智化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國際中文教育應持續深化不同國家、不同機構、不同群體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持續推動人工智能在中文教學各個環節和全過程中的應用和實踐,發布全球中文數智教育示范案例,多種形式幫助中文教師和學習者更新所需知識、提升教學技能;持續優化數字資源建設和供給能力,開發更多適應各國區域化、差異化和分眾化需求的課程資源和好用易用的便捷工具,為中文學習者提供即時性、個性化、智能化和因人因需的解決方案;持續推進“中文+人工智能”等前沿研究,探索建設國際中文教育知識圖譜,推進開發國際領先的教學系統和數智化平臺,積極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新生態,共同推動中文數智教育優化升級和創新發展。(供稿/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