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中國首家網上媒體 1995年 1 月 12 日創辦
社內媒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中國教育之聲 > 未來創想家 > 正文
羅錚蒸:海拔4500米上的初心
發布時間: 來源: 微言教育

  在校園里,羅錚蒸立足建筑空間,學習規劃設計,感受現實與藝術的碰撞;走出校園,她站在社會的邊緣,看弱勢群體、看人生百態。但她認為,對于一名新時代的研究生而言,只看是遠遠不夠的。要讓空間延伸到每個角落,讓圖紙上呈現出人生萬象,就需要用腳步去丈量信仰高地,用時間的長度和生命的寬度去喚醒建筑的內在生命力。


羅錚蒸:海拔4500米上的初心

  羅錚蒸參加西南交通大學2021年“竢實揚華獎章”評選展示會

 以堅毅譜寫“海拔4500米上的詩歌”

  乘坐大巴從川西到拉薩,天地間靜謐得聽不見生息,夜間在公路上行車有一種最浪漫的驚喜,是來自月色的祝福。這條路線于羅錚蒸而言,再熟悉不過了,每一次都是探索建筑世界與自我邊界的勇敢嘗試,在出發、停駐、調研、返程之間收獲知識的重量、成長的初心與前進的勇氣。

  駐村調研早已成為羅錚蒸研究生生活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研究課題的需要,大量精確可信的數據得實地調研才能獲得,之后再對癥下藥找出相應的處理方案”,于是來回穿梭于青藏高原與成都平原之間成了她最真實的寫照。

  “我知道駐村調研的艱苦,我也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然而高原駐村調研的艱苦程度遠遠超過了羅錚蒸的想象。

  糟糕的路況,陡然間變化的天氣,危險的泥石流,嚴重缺氧的高原反應,日常起居的不適,語言不通的困擾……這一切都是她無法逃避的難題?!?500米的高原空氣稀薄,安穩睡覺對我來說是奢侈品,總感覺呼吸不暢,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有時也會一夜未眠,睜眼到天亮”。

  俗話說得好,“風吹石頭跑,十里不同天,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像大家戲謔的一樣,高原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4500米的高原,面對連山鷹都飛不過的高度,而羅錚蒸需要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她常常在深夜獨自落淚,一遍遍叩問:選擇如此艱苦的道路是否值得?

  羅錚蒸眼里,那個答案想必不言而喻了。她面含微笑地回憶道:“在漫天風雪中,我接過藏族同胞遞上的酥油茶;在泥石流砸斷前行的道路時,我坐過彝族老鄉牽來的毛驢;在不熟悉村落構造時,村官帶領團隊熟悉每一個角落;在因聽不懂藏語惆悵時,得到小紅領巾們的熱心翻譯?!边@些灼熱的善意遍布在拉薩,在鹽源,在康定,在寧南,游走在羅錚蒸的心里,恍然間以為凜冬散盡,春日已至。

  淺水喧嘩,深水靜默。幾年來,羅錚蒸的足跡遍布近30個欠發達地區,駐村調研累計4個月,以多學科融合優勢,參與近50項由中國科學院等單位聯合組織的規劃設計項目,8次項目成果匯報,在專家云集的評估會現場,她都是唯一的在讀碩士匯報人。

  “走鄉入村、融入基層是我們的工作常態;蹲點調研,問計于民是我們的工作內容;刨窮根,問窮底是我們的工作方法。”見過川西的秀麗與神秘,見過藏區的莊重與圣潔,羅錚蒸在建筑設計的道路上奮楫前行,步步篤實。

  “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那我的這首曲子名字便叫作‘海拔4500米上的初心’?!背酥?,羅錚蒸想不到更動人的詞去描述。

  以智慧喚醒“海拔4500米上的記憶”

  提到女建筑師,總是會想到林徽因,羅錚蒸認為她的導師張櫻子教授更像“現代版林徽因”,順著古建筑就能尋找到林徽因與梁思成的記憶,從華嚴寺到應縣木塔,從晉祠圣母殿到五臺山佛光寺;而沿著氣候適應性建筑便能找到張櫻子教授與其導師劉院士的足跡,從拉薩到那曲,從那曲到康定,一代又一代人在建筑的道路上默默耕耘。

  “氣候適應性建筑像一條繩,將我、我的導師,導師的導師緊緊串聯在了一起,或許這就是傳承的力量。”

  香雄美朵產業園設計項目,讓初到拉薩的羅錚蒸內心感受到強烈的反差。零下10°C的冬日凌晨6點,她和團隊在克服語言障礙,與工人討論第5稿設計施工細節,同藏族同胞交流空間使用需求時,她看到坐著現代交通工具的游客與磕長頭的藏民共存于同一個時空,她看到原始與現代、神圣與世俗在此相融,她看到歷史底蘊與現代新潮建筑在此共生。

  林語堂先生說過:“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身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終了,藝術在哪里開始。”在那一刻,她意識到,這就是最真實的拉薩,是她能運用專業知識為其添磚加瓦的拉薩。也是在那時,她深切體會到梁思成先生保護古建筑的赤子之心,吳良鏞院士“讓人民居有定所”的責任感。

  拉薩的氣候并不適合一般的建筑設計,在羅錚蒸和導師團隊的細心觀察下,發現拉薩南向的窗戶開得很大,由于氣候原因,這樣會導致屋內夏季太陽輻射過強,冬季寒風凜冽。于是,她們將窗墻、風向、氣候以及生活習慣等聯系起來,在建筑設計上做了因地制宜的改善,為當地貢獻了一份她們力所能及的力量。

  也許多數建筑師首要追求的是設計的格調,強調的是生活的態度,而羅錚蒸和她的導師將這一條件置后,她們更關注的是底層群眾的冷暖,因為高原上很多人的需求其實很簡單。“最讓我快樂的是通過設計讓弱勢群體在建筑的庇護下溫暖生活,讓更多人能詩意棲居。”

  兩年多的歷練,羅錚蒸已經逐漸褪去了青澀和稚嫩,言語間多了幾份自信和坦然。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她同時參與多項科研課題項目,將駐村調研積累的實踐經驗轉換為學術成果,構建了形態變量與環境參數的耦合關系模型,探索了基于微氣候優化的城市空間與建筑設計關鍵技術,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為城市和鄉村提供了科學嚴謹的規劃思路。

  沉淀的時間,走過的風景,已經讓羅錚蒸更有底氣去完成更專業化更交叉的設計與研究。她始終認為真正決定一個建筑師高度的是她的人文素養、對世界的感知,以及自身的浪漫主義色彩。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關于成長的記憶,城市也一樣,建筑就是城市的一份記憶,而我的責任就是要促成城市記憶的保存。”此時,羅錚蒸的眼神和語氣透露出一份從容與堅定。

 以青春延續“海拔4500米上的初心”

  兩年前的一次駐村走訪調研,僅是匆匆一瞥,羅錚蒸便被海拔4500米上的羊卓雍措的旖旎風光所折服。而她也希望自己的初心能像安靜坐落于高原上的羊湖一樣,始終純凈、淡然。

  “茅以升老校長就是這樣一個純凈的人,理想信念高于天,一生鐘情于橋,一生致力于橋,一生奮斗,一生為民。”羅錚蒸如是說道。

  茅以升老校長從歷史中走來,在“奮斗”這座橋與羅錚蒸相遇,永遠激勵著她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讀書人,做一個有人文情懷的建筑師。

  角色轉變間,羅錚蒸并不那么注意分數、論文、獎項的多寡,只希望把甘于奉獻的社會責任感,努力從高原延續融入日常。她擔任建筑學本科兩門設計課助教,任學院研究生會文體部部長,在班級任心理委員,作為學院研究生羽毛球俱樂部的負責人,于細微之處,盡心盡力,暖人于心。

  這已經是她在交大作為志愿者的第三年,羅錚蒸小小的身影出現在國際交流、學術會議、社區服務、敬老活動等各處。社會各界從未忘記養老院那些慈祥的面孔,羅錚蒸也同樣如此。“最開始只有我一個人,現在我們已經有一個小團隊啦,何懼螢火微弱,匯聚亦成星河。”

  養老院的志愿經歷給了羅錚蒸一些正向反饋,她的大眼睛總是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她開始嘗試從老人視角看世界,也對建筑有了別樣思考,并最終將這份思考融入設計中。在“天作杯”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中,羅錚蒸和隊員充分考慮適老化無障礙設施營造,其作品獲全組最高分。

  在相同的時空下,羅錚蒸兼顧了很多,也許這正是她的強大與超人之處。

  紅磚不夜城,長夜漫漫,那一抹鉆研的身影,是她;雪域高原上,寒風呼嘯,那一抹前行的身影,是她;運動場上,激情拼搏,那一抹活力的身影,是她;練舞房中,揮汗如雨,那一抹起舞的身影,是她……


責任編輯:楊勻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无线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bt天堂在线www最新版资源在线| 国内偷窥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黑人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 草莓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全部在线播放免费毛片| 欧美黑人vs亚裔videos|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欧美一级亚洲一级| 乱亲玉米地初尝云雨|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日本xxxxx高清|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天天摸天天干天天操|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茄子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双乳奶水被老汉吸呻吟视频| 狠狠操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好紧好湿太硬了我太爽了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大桥未久全63部作品番号| 8x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