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經濟、民生、文化、科技創新等熱點議題備受關注。3月4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正式開幕,與會的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人工智能、科創教育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齊向東:應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挑戰
2024年,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正在加深、加快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經濟發展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特別在2025年春節期間,國產大模型DeepSeek火熱出圈,引發全球關注,為下一階段的人工智能助力經濟發展題序開篇。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成為今年全國政協委員關心、關切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齊向東就人工智能安全以及軟件產業健康發展等議題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采訪。
他認為,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重塑生產生活方式和科技創新模式。國產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向千行百業滲透。“但是人工智能也有‘成長’的煩惱,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大模型所帶來的安全挑戰也日益嚴峻。”齊向東說。今年兩會,他重點關注該領域,期待能為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貢獻新力量。
此外,他也高度關注軟件產業的“內卷式”競爭,以及招投標“低價惡斗”、技術評分體系存在的缺陷、項目轉包等問題。他認為,這不利于軟件產業的發展,并希望能為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出力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倪閩景:呼吁全社會營造科學教育生態環境
民生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動落實“雙減”政策以及“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也是全國政協全年聚焦和發力的關鍵議題,這些領域也受到全國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
2025年,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將繼續聚焦科學教育,呼吁科創企業、科研機構、學校、家庭等社會力量共同營造良好的科學教育生態環境。
倪閩景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顯著,科創類“獨角獸”企業數量眾多,特別是國產大數據模型DeepSeek火遍全球、宇樹機器人和機器狗的靈活運用等,提升了青少年群體對科技創新產品的濃厚興趣。同時,這些科技創新產品也為學生的科學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倪閩景認為,不能單純依靠校內的教育資源,應該營造協同共育的科學教育氛圍。
上海科技館創設的“科創校長空間站”定期舉辦活動,學校、師生、科創企業和高校共聚一堂,深入交流。倪閩景表示,這起到了“打破信息差”的“樞紐型”平臺作用,為青少年更好地學以致用、因興趣而學搭建了平臺。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