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姜鵬宇:成為和城市共生長的西安人
對80后西安青年姜鵬宇來說,短暫的赴日留學經歷就像打開了人生的一道開關。通過這道開關,他體驗了不一樣的社會文化,拓寬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多年后,留學期間的感悟和思考像種子一樣,被他不經意間灑在了工作和生活的很多角落。
多年前,因為工作關系,姜鵬宇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本土企業家。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個人、企業與城市共生長的信念,是初出茅廬的姜鵬宇在那群優秀企業家身上發現的最閃亮的點。如今的姜鵬宇,經營著傳媒、制造、有色金屬貿易等多家公司,他把這些“閃亮的點”也當成了自己的追求。
他說:“我是西安人,在這里出生、在這里長大。因為西安這座城市給予的資源和機會,我才成為了現在的自己。回報故鄉也好,成就更好的自己也罷,我也想成為和城市共生長的人。”
留學:體察不一樣的世界
2011年,在西安上大三的姜鵬宇,拿到了到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學習的機會,進入早稻田大學文化構想學部表象媒體論專業學習。
留學期間,老師經常會帶著同學們研究國際新聞,十分關注新聞傳播對社會和各個群體的影響。姜鵬宇也有機會去當地一些電視臺和傳媒工作室參觀學習,近距離地探究傳媒內容生產。新的學校、新的學習方法,給了他很大的沖擊,自己的國際化視野和職業精神從那時候起逐漸培養起來的。
采訪中,姜鵬宇表達了自己的感受:“留學經歷讓我的認知有了一個提升,意識到自己也是傳播鏈條里的一個參與者,我傳播出去的內容是有可能影響社會,改變一些人對一些事情的認知和理解的。這時,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自然而然就落在了肩上。”
留學期間,還有一個發現讓姜鵬宇深受觸動。“走在街頭,街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很可能就是百年老店,經營傳承了幾代人。我被這種守藝精神深深打動。后來自己經營企業,更深刻感受到大國工匠是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成為了我和企業發展的一種追求。”
和城市共生長,是姜鵬宇心中默默地追求
機遇:和城市發展共脈搏
2019年前后,自己創業經營一家傳媒公司的姜鵬宇,開始接觸線纜和有色金屬生意。原本以為大展拳腳的時候到了,沒想到開局就一波三折。
“那時候覺得自己有在國外學習的經歷,國內國外都有朋友,就組織了一個團隊,想通過進出口貿易把我們的產品賣到國外去。”姜鵬宇說。正當他對自己的產品質量信心滿滿、準備大干一場時,難題來了——符合我們國家標準的產品標準號和很多國家的都不一樣,沒辦法兼容。姜鵬宇告訴記者:“那時候我投了不少錢,試圖做出調整和改變,包括按照別國的要求改變產品型號等等。但企業的發展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
就在姜鵬宇以為自己被現實徹底打敗時,沒想到柳暗花明就在眼前。2023年5月,中國-中亞西安峰會召開,中國和中亞國家的交流合作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非常巧的是,我們的線纜產品標準和中亞幾個國家是一樣的,中亞的很多基建項目也是由國內的一些單位承建的,我們的產品就隨著承建方一起走出去了。”姜鵬宇說,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在公司的中亞業務比較穩定,產品走出國門邁出了很有意義的一步。
現在,姜鵬宇正在推動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高校對接,努力做一些產學研結合的項目。“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我們制造類企業來說,我認為就是發展智能制造,用科技為產品賦能,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姜鵬宇說:“咱們西安有這么多高校,高校有科研成果,我們有新成果需求和實用性場地,大家需求非常匹配,完全可以實現聯動。”
工作場合的姜鵬宇
這些經歷,讓他對個人、企業與城市共生長有了新的認識。“正是依托西安的發展,才讓我的企業有了新的機遇;正是和高校的聯動建設,才讓產品的功能和附加值提升有了新的可能。”姜鵬宇說,這讓他看到了未來公司發展的大好前景,也更加明白自己身上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公益:“做的都不是啥大事”
接受采訪前一天,姜鵬宇剛從寶雞市岐山縣回來。說起去做什么,他有點不好意思:“也沒干啥,就是在當地一所小學認領資助了幾個困難學生,每個月給孩子資助些錢,直到小學畢業。”
隨著采訪深入,記者發現姜鵬宇參與的公益活動各種各樣。因為在西北大學讀MBA,他跟著學校去岐山縣幫扶困難學生;因為是民建會員,他跟著民建新城區工委到藍田縣后溝窯村,給困難村民送米面油。去年過年探親時,跟著家人的戲劇團一起出去“湊熱鬧”,看到戲臺下農村老人眼中的光,他又放出豪言壯語:“你們只管演,演多少場我贊助多少場!”
在藏區做公益的姜鵬宇
熟悉姜鵬宇的人都知道,每年他都要進一趟藏區,跟著“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一起,為藏區人民做健康志愿活動。“這個公益活動是中央統戰部指導的,內容包括義診、醫療培訓、精準扶貧、先心病和當地多發病篩查救助等等。我連續10年參加這個活動,跟著大家跑遍了全國涉藏州縣,去的都是最偏最遠的村子。”姜鵬宇說,開始他負責全程記錄拍攝,后來去的次數多了,了解到當地缺什么,再去的時候會帶上一些文具、現金給貧困孩子。
采訪快結束時,姜鵬宇說他又考察了商洛幾個學校,過一陣準備再去資助幾個高中學生。他說:“做的都不是啥大事,平時我都不好意思往外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做這些我也是受益者,因為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了。這個城市、這個社會成就了我,我也要為城市、為社會做點貢獻!”(受訪者供圖)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