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三期科技金融對話會暨IFF人工智能(AI)報告香港發布會28日在港舉行。與會者圍繞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全球人才競爭格局等議題展開討論。
7月28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三期科技金融對話會暨IFF人工智能(AI)報告香港發布會在香港舉行。中新網記者 戴小橦 攝
會上發布的《IFF全球人工智能競爭力指數報告》(第三部分)顯示,估算當前全球AI人才總量約300萬人,其中研發技術類人才占比32.6%。到2030年,全球AI人才缺口或將突破280萬,較當前增長近一倍。為應對這一挑戰,各國正積極構建多元化的人才生態體系。
IFF研究院特邀數據專家周建表示,在AI企業和科研創新的背后,人才是算法產品和科研專利的創造主體,更是平衡技術紅利與風險的核心錨點。報告嘗試繪制全球AI人才的具體畫像和流動路徑,對AI人才的集聚國家進行案例分析,希望對AI行業所有參與者提供參考,后續將對全球人工智能的市場發展和政策監管兩大維度進行研究。
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區景麟發言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變革各行各業,在金融領域的融合應用更催生諸多新可能。香港憑借自身優勢,正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發展,力爭發展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領先中心。香港兼具尖端科技、世界一流金融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正朝著人工智能全球領導者的目標邁進。
IFF人工智能委員會協調員帕特里克·格勞納(Patrick Glauner)表示,在高等教育層面,人工智能應融入幾乎所有學科的課程體系。無論是機械工程、醫學、法律還是醫療保健專業,都需納入人工智能相關內容。香港多所高校躋身全球人工智能學科排名前列,為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